您当前的位置:葡京会官方网站app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2022/05/16 11:46:01 本站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之前文里提到过的张先生的情况。因为机体长期处于高糖血液环境中,各个脏器功能逐渐受损,逐渐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比较常见的是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脱落;肾部并发症轻度是肾功能不全,重度会发展为尿毒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已经合并肾病并发症后,对使用治疗的药物有一些特殊要求,必须遵守。
外用胰岛素:合并肾病并发症患者需调整胰岛素用量。
此时自身胰岛素可能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合并肾病并发症后肾小管受到破坏,体内胰岛素降解减少,胰岛素需减量;
另一方面,合并肾病并发症后又可能同时会产生胰岛素抵抗,此时需加大胰岛素剂量才能有效控制。
不同患者情况不同,应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来做出剂量调整。
2)口服降糖药;合并肾病并发症后,某些口服降糖药会发生代谢变化,必须调整剂量甚至需要停药。
磺尿类药:这类药主要经肾排泄,肾功能不全时体内会自动去蓄积,容易诱发低血糖,应慎用。但格列喹酮例外,它的代谢产物仅5%经肾排泄,所以轻度到中度合并肾病并发症患者仍可应用。
格列奈类药:这类药在轻度、中度肾功能不全时仍可应用。它是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又叫餐时胰岛素分泌剂,是一种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新型降糖药。此类药物具有代谢快、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服药时间灵活(在餐前服用,不进餐则不用服药),还能有效控制患者全天的血糖水平,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良反应小等特点,适合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
双胍类药:这类药主要经肾排泄,合并肾病并发症后, 体内药物蓄积,易导致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应慎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这类药在轻度、中度合并肾病并发症时仍可应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是通过增加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起到降血糖作用的。此外,此类药物还具有改善血脂代谢异常,降低人体内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低舒张压, 保护肾脏的作用,适合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主要为吡格列酮。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期间 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α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口服后仅约2%吸收入血,其余均从肠道排出,故肾功能不全时仍可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延缓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对葡萄糖的吸收来起到降血糖作用的。最大的特点是经肠道代谢,故适合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常用的主要是阿卡波糖。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选择口服药时应首选格列喹酮、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次选阿卡波糖或吡格列酮。
需要注意的是,双胍类药物中的主要成分有90%以上需要经过肾脏进行代谢,因此糖尿病合并肾病并发症患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另外,上述降糖药只适合病情处于早中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便用。在患者进入肾衰竭期后,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降血糖治疗;在出现尿毒症后,还应进行透析治疗。